九州酷游「中国」官方网站

+025-57260171
诚信驱动,稳健前行:九州酷游「中国」官方网站市场瞬息万变,而诚信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基石。

连亏6年九州酷游半的青云科技还在夹缝中求生

你的位置: 首页 > 九州资讯 > 行业动态

连亏6年九州酷游半的青云科技还在夹缝中求生

2023-11-04 08:32:19

  九州酷游 官网 九州酷游注册九州酷游 官网 九州酷游注册财报显示,青云科技三季度实现营收8183.77万元,同比增长7.74%;归母净利润为-4128.83万元,扣非净利润为-4375.16万元。前三季度来看,青云科技实现营收2.57亿元,同比增长10.20%;归母净利润为-1.2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27亿元。

  整体来看,青云科技目前仍处于亏损泥潭中,但相对2022年同期则实现了减亏。青云科技在财报中也对这一变化做出说明,“公司力行降本增效,期间费用、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公司发展核心优势产品,毛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因此年初至报告期末及本报告期亏损较上年同期有所缩减。公司控制成本,支出项减少,年初至报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有所缩窄。”

  即便如此,青云科技仍未摆脱亏损命运。「数智研究社」发现,从2017年至今,青云科技已经连续亏损了6个完整的财年。2023年前三季度,青云科技还在亏损中。

  「数智研究社」发现,青云科技在上半年年报中曾公开坦言,云服务业务面临激烈竞争且目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规模、品牌等方面与行业领先企业均存在较大差距,竞争压力较大。

连亏6年九州酷游半的青云科技还在夹缝中求生(图1)

  作为最早布局混合云市场的公司,青云科技于2021年3月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混合云第一股”。上市首日,盘中一度触及98元/股的高点。

  「数智研究社」获悉,混合云是融合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一种模式,也是近年来云计算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一般来说,公有云的核心客户以企业为主,但企业出于安全考虑更愿意将数据存放在私有云上,但同时又希望获得公有云的计算速度和资源配置,混合云的存在完美解决了企业的这一需求,帮助企业兼顾公有云的成本和私有云的合规安全,最终降低了企业成本。

  从市场规模看,市研机构Gartner曾在《中国混合云运营的三个重要经验》报告中提及,中国混合云采用率在2021年达到42%左右,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70%,届时将远超全球平均50%的水平。

  也就是说,混合云这一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无疑,青云科技目前就处在这一增长空间里,应该“青云直上”才行。但现实情况是,青云科技的业绩一言难尽。

  从业务类型来看,青云科技主营分为云产品业务和云服务业务两大部分。其中,云产品业务主要向客户提供相关产品的实施、驻场维保、售后支持等服务,当然也包括客户的定制化开发和项目管理服务等,而云服务业务则主要是向服务器厂商采购服务器及相关配件,并向网络设备供应商采购交换机等网络传输设备,向数据中心服务商采购机柜、带宽、IP和光纤等电信资源。从业务收入构成来看,青云科技的云服务产品一直以来都是核心营收的来源,占比维持在6成左右。

  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2年,青云科技云产品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68.64%、68.06%和58.69%。2023年上半年,青云科技云产品业务收入占比降至54.54%。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降幅。从数据来看,这一核心业务占营收的比重逐年下滑。

连亏6年九州酷游半的青云科技还在夹缝中求生(图2)

  在核心业务营收占比逐年下滑时,云服务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则出现了回升。从2020年至2022年,云服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31.36%、31.94%和41.17%,这三年间好像还一片欣欣向荣。但2023年上半年,云服务业务收入占比突然降至15.15%。

  「数智研究社」发现,青云科技的两大业务中,云产品业务的毛利一直维持为正,而云服务业务的毛利则一直处于负数区间,但好在基本面一直在扭转向好中。2020年,云产品的毛利率还在30%以上,云服务毛利则为-31.76%。到了2023年上半年,云产品毛利增至54%左右,云服务的毛利则为-10.4%左右。

  基本面一直在扭转向好,但因主营毛利率不尽如人意,青云科技的综合毛利率也没好到哪里去。2021年,青云科技的综合毛利率为4.28%,2022年回升至12%左右,2023年上半年也回到25.02%的高点。但回头看,从2019年至2020年,青云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均维持在双位数。目前看虽有回暖,但能持续多久也是未知数。

  多重因素影响下,青云科技还没能从亏损泥潭中爬出来。从2017年至2022年,青云科技归母净亏损分别为9647.78万元、1.49亿元、1.90亿元、1.63亿元、2.83亿元和2.44亿元。如果加上2023年上半年的亏损,青云科技6年半以来亏损已经超过了12亿元。

  云计算技术的日趋成熟,辅以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广,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强烈需求的加持下,包括政府机构、能源交运、制造零售等在内的庞大的传统企业逐步接受了上云的商业模式。

  目前,传统企业正处于热火朝天的数字化转型阶段,虽然模式和产品尚不成熟,但对于云计算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当然,不断增长的云服务需求对于云产品的稳定性、兼容性等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节骨眼上,知名的云计算厂商腾讯云、阿里云等看到了传统企业的这一需求,并纷纷向下兼容。而青云科技,开始面临这些巨头们的竞争和围攻。

  毕竟,从市场规模来看,一家市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中国云技术设施数据显示,2021年时,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和百度云位列市场份额前四,其中阿里云独占37%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四大巨头累计瓜分了中国云基础设施市场超过8成的份额。中小云计算厂商青云科技,想要突围似乎有难度。

  面对巨头们的围攻,青云科技也尝试在经营策略、战略等方面进行转型。业绩报中,青云科技表示,“未来云服务业务要避免与公有云巨头进行直接竞争,要更加关注公司更擅长的传统企业客户的稳定需求,减少互联网客户自身业务波动带来的收入的不确定性。在混合云的发展趋势前,公司将云服务业务作为混合云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有望给公司贡献新的收入增长来源。”

连亏6年九州酷游半的青云科技还在夹缝中求生(图3)

  同时,在AI和大模型爆火的当前,青云科技也表态,“AI算力服务已经成为公司非常重要的新的增长点,未来会把AI算力服务作为公司战略级业务,核心资源也会向这一业务倾斜。”

  青云科技的打法很明确,利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主攻垂类传统企业的定制化需求和服务,服务好一类客户,服务好专业性客户,就可以了。这么看,青云科技想要从大厂的围攻中突围,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数智研究社」看来,青云科技可以趁着目前政策支持,在国家“东数西算”的大工程中做大做多贡献。毕竟,云计算的规模还在“青云直上”。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23)》显示,2022年云计算规模达到4550亿元,2024年将突破万亿元关口“。前途无量。

  青云科技CEO黄允松也曾在公司上市时展望未来,“盈利问题能够在三年内解决。“但时至今日,盈利问题仍然是青云科技的老大难题。前景虽然十分光明,但道路无疑十分坎坷。在2023年的当前,青云科技想要在竞争中突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明觉工业区  电话:025-57260171  手机:025-57260171
Copyright © 2020-2023 九州·酷游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苏ICP备20200507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