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酷游「中国」官方网站

+025-57260171
诚信驱动,稳健前行:九州酷游「中国」官方网站市场瞬息万变,而诚信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基石。

一与一设计咨询·趋势研究 在一起的孤单(上篇)九州酷游

你的位置: 首页 > 九州资讯 > 行业动态

一与一设计咨询·趋势研究 在一起的孤单(上篇)九州酷游

2023-10-02 15:03:44

  在豆瓣小组“人类退化论”中,大家遐想着自己的“退化生活”,集体表达自己想退化成非生命体,或是退化成在一般认知里比人更低等的生物。

  “人类退化论”的组长畅想自己退化成一张桌子经历人事变迁,TA说:“木头的视角如此固定,人类怎么变化我都不在意。”

一与一设计咨询·趋势研究 在一起的孤单(上篇)九州酷游(图1)

  注:统计分析了人类退化论小组里共鸣较多的叙述,以表达中的词频制作词云图。“人类太复杂,我好想退化!”是该小组的标语。

  这是来自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的畅想(《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蘑菇性),她的小说中常出现各种蘑菇的意象。托卡尔丘克用细茎蘑菇形容体质虚弱的人,用灰色蘑菇比喻下过雨的周围。

  作为波兰人,蘑菇充斥了托卡尔丘克的生活,蘑菇在她眼中是无与伦比的生物,在她的描述中,她渴望像蘑菇一样生活,成为一个没有恐惧不畏惧死亡的生物。

  与托卡尔丘克对蘑菇的情结不尽相同,通过分析人群的表述,笔者发现“人类退化论”的成员们站在退化物的视角,重新想象“人”或是与人的关系:

  “生活在没什么人的地方”“不仅不用给人类表演,看到人还可以毫不留情地飞,他们还觉得我很机灵”

  “我是石头,九州酷游 官网 九州酷游注册我没有思想。我不担心我的未来,也不追寻我的过去”“化为粉末,彻底消失”“不需要有思想,不需要有人类一样的思想”“一躺,就是一辈子”

  “自由的、带刺的”“想漂到哪里就漂到哪里。”“在春天开一两朵小花,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倔强、不固定”

  在创造性的表达中,“人类退化论”的成员们想象一种无需向他人管理自我呈现的人际关系,即使流露了社交障碍,也不妨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他们希望从担忧和恐惧的情绪中解脱,挣脱生而为人就难以避免的、由思想、意义、责任和社交带来的压力他们仍然渴望价值感,渴望确定的幸福和自在的状态。

一与一设计咨询·趋势研究 在一起的孤单(上篇)九州酷游(图2)

  作为一种人际沟通的方式,“发疯文学”常采用摆脱逻辑、夸张的手法,通过文字的重复、嚼不动的大篇幅、大量感叹号,或是完全无标点符号的方式来浓缩情绪。

  通过线上平台发消息时,人们很大程度上透过标点符号,替代性地显露面对面交谈中语气和姿势所隐含的信息,想想“...”“~~”“!!!”。

  人们通常在想说的话无法直接说出,面对自己难以解决、无法掌控的情境时,尤其是无法面对面交流时,使用这种看似逗趣的“语言面具”。

  每种媒介的“带宽”是不同的,只允许一定浓度的情感讯息被传达,在线上通过“文本”这一在互动中窄情感带宽的媒介,为了让情绪浮到表面,便采用了在限制中极端饱满的倾泄形式。

  “发疯文学”是一种线上沟通遇到障碍的体现,如催发货遇到“机器人”的场景,解决矛盾的沟通是需要同理心、九州酷游 官网 九州酷游注册需要被倾听并及时回应才能建立信任的过程。

  在“人类退化论”中,人们想象中的自我有微小的确定性,拥有固定轨迹的、能预知的并可掌控的微小的命运,他们平日关注情绪管理和自我成长。

  “人类退化论”是想象自我的表达方式,在他们的表达中,自身社会角色的履行中不可避免的责任和意志短暂地被消解了,得到精神上的休憩。

  让他们在想象自我(人类退化论)和社交方式(发疯文学)上有微掌控这样的特征?

  人们如今存在于一个“无接触社会”中,2020年后的这个特殊时期不是转折,而是催化剂,加速了这个过程,让人们看到透过电子设备做所有事情的可能。

  人与人、人与物不必接触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生产、流通、消费的非接触式经济被大力发展,深入覆盖全面的生活,办公、培训、诊疗、购买、政务……

一与一设计咨询·趋势研究 在一起的孤单(上篇)九州酷游(图3)

  在现实中遇挫,人们能马上逃到另一个时间—空间里:想想你在人前尴尬时是否想立即掏出手机?它让人们存在于一个安全舒适的领域,从外在的复杂世界里解放出来。

  另一方面,人们的现实依赖着数字平台的中介,它帮人们规避了充满摩擦的可能(譬如通过平台的举报、投诉来解决问题),同时也规避了直接的接触和沟通。

  时空机制是存在于世的最基本背景,那么人们共享着一种怎么样的时间—空间机制呢?

  摆脱了空间的限制,共享了同一种时间,所有事物和人都被卷入线上的时间流中。

一与一设计咨询·趋势研究 在一起的孤单(上篇)九州酷游(图4)

  注:GWI、Hootsuite和We Are Social共同发布的一篇报告估计,全球网民平均每天上网6小时58分钟,占其清醒时间的40%。

  肉身存在的物理时间是线性的、固定的(历时的),在这种时间-空间机制中,人们的行动更缓慢,身体被限制于具体的地方。

  而人们所处的数字空间,更快速(是一个能够并习惯于加速播放的世界,5分钟看完一部电影还要1.5倍速),是即时的而非历时的。

  数字空间去身体化的特征,让完整的人们在时空中彼此隔离。屏幕中压缩的时间、过度的刺激,让人们的注意力能随时抽离于物理的时空中,已经很难脱离线上源源不断的刺激,度过庸常平缓的物理时间。

  算法和大数据进一步营造了将人们存在的时间分割成微粒的基础设施,人们习惯于在碎片时间存在于线上,毫不费力又感到完成了些什么。

  学者西西莉雅·提奇(Cecelia Tichi)在上世纪90年代主张,电视不能与冰箱、烤箱这样一般的家用电器相提并论,提奇表明电视应该被视作一种环境,它作为一种载体浸透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无处不在的屏幕世界。

  提奇称电视为电子灶台(Electronic Hearth),家人们像围着炉子一样围着电视,电视成为家庭活动的中心。

  电视作为当时大众传媒和娱乐的主要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流行,几乎成为城市里家家户户都有的物件,在很长的时间是主要的家庭活动,或成为客厅的中心,当时的家人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的焦点,看电视时处于共享的状态。

  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描述这种电子灶台,就像一团火一样,对人们有原始的吸引力。

一与一设计咨询·趋势研究 在一起的孤单(上篇)九州酷游(图5)

  智能手机的兴起、短视频生态的发展,如今目之所及的场景,是人们盯着屏幕下饭,配饭输入的音像被网友称作“电子榨菜”。

  随身携带的屏幕让“电子榨菜”完全摆脱对空间的依赖,家人们的焦点分散,可以在不同空间独享着自己手机里的电子榨菜,那个浸透着我们的“无处不在的屏幕世界”成为了没有中心的世界。

一与一设计咨询·趋势研究 在一起的孤单(上篇)九州酷游(图6)

  除了“电子榨菜”,人们还使用“电子安眠药”“电子氮泵”“电子沐浴露”“电子布洛芬”“电子多巴胺”“电子镇静剂”来形容自己输入的内容,作为吃饭、运动、洗浴、入睡等日常活动的陪伴,贯穿了居家生活,或是焦虑甚或生理疼痛的解决方案,已将其视作一种“数字营养”。

  生活全面处于屏幕的陪伴中,即使什么都不看、不明确看什么,人们也始终滑动着手机,不知道在等待什么、寻找什么。

  交互形式将人们留存在其中,让人们焦虑的红点也诱惑着,吸引人们快点击它,释放多巴胺,继而心安理得地继续生活。

  永远在线,注意力分散,对于物理空间的具体感知减弱,无法投入难以观察,这是人们的“附近”的消失的原因之一,剩下的是自我和屏幕里的远方。

  今天,人们以家庭这个空间为中心,宅着就可以透过数字空间从事购物、娱乐、工作几乎所有活动,与特定物理空间的接近不再是必须的,这一趋势加强了与电子产品形影不离的生活,减弱对物理空间和具体的人的感知。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明觉工业区  电话:025-57260171  手机:025-57260171
Copyright © 2020-2023 九州·酷游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苏ICP备20200507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