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酷游「中国」官方网站

+025-57260171
诚信驱动,稳健前行:九州酷游「中国」官方网站市场瞬息万变,而诚信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基石。

酷游九州看懂了巴拿马运河也就看懂了美国的德性

你的位置: 首页 > 九州资讯 > 行业动态

酷游九州看懂了巴拿马运河也就看懂了美国的德性

2025-01-17 02:25:37

  美国前总统卡特去世后,美国国内关于他放弃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批评声浪还是没完没了。

  1977年,卡特总统与托里霍斯将军签订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废除了1903年的条约。这是托里霍斯通过率领巴拿马人民抗争而得到的。

  1903年的条约本身就是美国强占别国领土的证据,当时巴拿马是哥伦比亚的一个省。

  美国从一个潜在强国变成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转折点是1898年的美西战争。

  虽然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了古巴、菲律宾等地的控制权,但如何实现战争的隐藏目标--控制巴拿马运河却是个大问题。

  稍有远见的美国精英都知道一旦开通运河,对于美国经济和军事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美西战争期间,美国主力战舰“俄勒冈号”就曾花费68天,跋涉1.5万公里,从西雅图出发,绕道最下端的合恩角,才抵达佛罗里达。

  酷游九州 九州酷游 APP

  美国比任何国家都需要一条两洋运河,但问题是,美国的对手可不是疲弱的西班牙,而是英国。

  英国就不一样,只要英国不同意修改1850年与美国签定的条约,美国就算修了运河也无法实现战略目标。

  该条约名为《克莱顿-布尔沃条约》,于1850年4月19日,由美国国务卿克莱顿与英国全权代表布尔沃在华盛顿签订的。

  如果条约存在。那么,美国出钱修建和维护运河,除了商业利益之外,就不能获得其它利益; 在战时,敌国舰队也可以穿越运河攻击旧金山等地。

  后来的历届美国政府都对《克莱顿-布尔沃条约》感到烦恼,想翻案。但面对大英帝国,又没有什么好办法。

  美国想用“盎撒兄弟情”、“共同价值观”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说服英国修改条约,门都没有,英国可是一个注重“契约精神”的国家哦。

  1898年1月16日刊登在法国《小日报》上的一幅漫画,标题为《皇帝与国王们的蛋糕》,大蛋糕上写的就是中国(法文)

  英国跟法国在非洲有矛盾; 跟俄国在欧亚交界有冲突;跟德国是潜在敌手; 日本可能是盟友也可能是敌国。

  1898年3月,英国向美国秘密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在中国贸易权利均等,列强在中国拥有特权,但反对进一步分割中国领土)

  约翰.海(驻英公使,1898年9月被麦金莱任命为国务卿,中国人一般称他为“海约翰”)上任后,建议总统麦金莱用中国政策来换取英国在运河问题上的让步。

  麦金莱同意了他的建议,1899年9月6日-11月17日,海约翰连续向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发出照会,宣布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英国立刻响应(条件是香港和九龙不受影响),作为回报,英国同意修改《克莱顿-布尔沃条约》

  1901年11月18日,英美签订《关于促进建造通航运河条约》(海-庞赛福特条约)

  美国要求写明“废除旧条约”,但英国留了一手,坚持使用“取代旧条约”一词。

  英国同意删除“禁止在运河驻军和设防”条款,但拒绝新增“允许驻军和设防”条款。

  1901年12月31日,美国总统老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称,旧条约“被废除”,并且美国拥有运河驻军权利。

  由于英国处于强势地位,美国不得不服软。1902年2月21日,美国参议院以72票对6票,批准了新条约。

  但无论如何,美国最大的外交难题得到了解决,代价是与英国在“中国政策”上保持一致。

  1876年,白宫的工程委员会就确定了尼加拉瓜路线,美国国会向“美国航海运河公司”颁发了执照,尼加拉瓜政府也向该公司颁发特许证。

  酷游九州 九州酷游 APP

  而法国巴拿马运河公司在巴拿马地峡的工程也烂尾了(1881-1887年),法国人挖了三分之一,公司破产,无力继续。

  1899年6月15日,美国参议院成立了以海军上将约翰沃克为首的“运河建造技术委员会”,沃克委员会仍然建议采用尼加拉瓜方案。

  巴拿马运河预算为1.44亿美元(具体数字144233358元),表面上看比前者费用更低。但要加上支付给法国的转让费1.09亿美元。

  因此,1902年1月,美国国会以308票赞成、2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再次通过了尼加拉瓜方案。

  法国佬果然上套了,因为该法案意味着法国公司的股东们将一无所得,建设权、运营权、设备、物资、破铜烂铁全部砸手里了。

  拿了好处的美国议员斯普奈尔就提出了运河法案修正案,将线年秋天,美国国会通过了巴拿马方案。

  3,美国向哥伦比亚支付1000万美元现款,并在9年之后,每年支付25万美元(用金币)

  先制造巴拿马混乱局势,再将1846年的《马里亚诺-彼德莱克条约》解释为:美国有权在巴拿马局势动荡时出兵干预,确保交通线安全。再建立一个“地峡共和国”。

  做好舆论准备后,美国从巴黎请来了法国人菲利普.瓦里亚(原运河公司总工程师)

  瓦里亚在巴拿马运河公司和铁路公司的职员当中拥有很强的组织能力。1903年10月,他在纽约华尔道夫大饭店1162房间建立了一支巴拿马“起义军”。

  哥伦比亚外交官曼努埃尔阿玛多(1886年担任过巴拿马州州长)则成了最大的内鬼。

  他建立了“巴拿马革命委员会”,跑到纽约收了瓦里亚一张10万美元支票和50万法郎,还有一批军火。

  阿玛多被美国策反,除了个人野心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儿子在美国手里。

  小阿玛多当时在马萨诸塞州雷维堡担任美国军医,阿玛多在1903年10月18日曾给儿子写了一封密信,信中说,

  阿玛多与瓦里亚共同制定了军事计划、密电码、独立宣言、新宪法草案、巴拿马国旗……

  老罗斯福在10月下令,美国军舰必须于11月2日抵达运河附近(火炮射程覆盖运河区)

  哥伦比亚派400名陆军试图在科隆港登陆,但被美军炮火和“纳什维尔号”上的海军陆战队阻击。

  阿玛多后来还被美国“提拔”为国联理事会主席(相当于联合国秘书长),1934年死在任上。

  但在11月18日,美国就与瓦里亚签署了《关于建造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航运河条约》

  德国、法国、西班牙、中国、日本……也在美国劝说下,先后承认了巴拿马共和国,清政府于1909年与巴拿马建交。

  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哥伦比亚承认这个新国家的问题。否则,就像《》社论所说的,巴拿马运河始终是美国“偷来的赃物”。

  但老罗斯福在世时(1919年去世),坚决反对道歉,因为“我占领了巴拿马运河”,这不是一个错误。

  作为当时的基建狂魔,美国成功修建了巴拿马运河这项“奇迹工程”,但也导致了近6000名劳工死亡。

  1913年9月的一个下午,威尔逊总统在白宫按动电钮,电波通过北美大陆电缆,引爆了40吨炸药,摧毁了甘博亚大坝,宣布运河贯通。

  虽然巴拿马运河如今的重要性不比以前,但这个关键地区仍然是大国必争之地,让它保持中立是最理想的局面。

  美国一些势力却想回到100多前的“伟大时刻”,打破运河中立地位,但这样做的后果是无法收拾的。否则,卡特当年也不必迫于压力退出运河。

  美国的外交手段、舆论手段、政治手段、军事手段、经济手段、国会与白宫的双簧、议员受贿…还有收买内鬼、肢解它国、欺软怕硬,恃强凌弱,在运河问题上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美国一直是这种德性,比如策动科索沃独立,肢解南斯拉夫(成功);推动车臣独立,分裂俄罗斯(失败)等等。

  做坏事,美国没有任何道德压力。但现在的美国还是那个基建狂魔吗?还是那个精打细算的美国吗?还是那个团结一致办大事的美国吗?

  都不是!研究发明十几种性别,轰轰烈烈开展“零元购”运动,采购9万美元一袋的螺丝钉,才是美国精英们的头等大事。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明觉工业区  电话:025-57260171  手机:025-57260171
Copyright © 2020-2023 九州·酷游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苏ICP备20200507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