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设备概述、工作原理、应用、分类、选型指南、维护保养、注意事酷游九州项、故障排除-贤集网选型百科
生猪在屠宰之前先经过温水淋浴,放松休息。然后经由赶猪跑道进入托胸麻电机,开始麻电致昏。 经由套脚链提升,刺杀放血后进入烫毛机烫毛,经过烫毛的猪落入刮毛机刮毛。刮好毛的猪体在输送机上进行扎腿眼后,提升入轨道。猪胴体经过预干燥机、燎毛炉和刮黑抛光机之后,直接进入白猪开剖自动线,后经内脏同步卫检线,取出红白脏。然后经过劈半、冲淋复检、过磅等工序,送入排酸间排酸。排酸完毕的片猪,或进入市场批发,或经过分割车间分割成部位肉后包装冷藏待售。
传统的屠宰方式是活杀式,工厂化流水线屠宰要求比较先进的击昏处理方式。大型屠宰厂主要采用机械电击晕和CO2窒晕两种方式。电击晕又分为:手握麻电机、箱式麻电机、心脑击晕机等。在整个屠宰生产的所有过程中,采取何种有效的击昏方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出品肉的肉质。
光电式麻电机又称箱式麻电机。生猪通过生猪跑道进入箱体,关上闸门,电极板夹住猪头进行麻电致昏。接着,大气缸动作,猪从箱体中滑落到平板输送机或直接吊挂到放血自动线,进入刺杀放血工序。该机自动化程度较高,麻电速度较快,价格较低,但产量不高只适用于小型屠宰厂。
握式麻电机的最大特点是,结构简单但实用,灵活性大,可以配合其它设备(V型输送机)使用,在用电高峰和输入电压偏高或偏低时,都可以调到理想标准的麻电输出电压。该机造价低廉,但是要专人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和繁琐性,并且会造成少量骨折淤血现象,而且产量也很低。、
将猪赶人麻醉室,室内气体组成:二氧化碳为65%~75%,空气为25%~35%,猪吸入15s后,意识即完全消失,然后通过传送带吊起刺杀放血。二氧化碳麻醉使猪在安静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昏迷,然后由输送设备将被麻醉后的猪从麻醉设备内运送出来,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吊挂,因此肌糖原消耗少,最终PH值低,肌肉处于松弛状态,避免内出血,实验证明吸入的二氧化碳对血液、肉质及其他脏器均无不良影响。
悬挂式放血是用闭合回路的输送线方式,带动悬挂猪体前进并完成放血过程。放血自动线的下方是放血槽,用于承接猪体流下的血。相比卧式放血容易造成的放血不彻底现象,可以通过调节放血自动线的长度或前进速度来控制放血程度和时间。这种放血方式成本相对较低,但收集的血有一定的交叉污染。
放完血后的猪,经过清洗机清洗之后,直接进入运河式烫毛系统。猪个体下降到运河式烫池里,经过一个循环,又从同一个进口出来,被重新提升起来,进入刮毛工序。由于采用了不脱钩的自动线,该系统的效率要比烫池式烫毛系统高很多,但造价也要高很多。运河式烫池保温性比一般的烫毛池好很多,但是同样避免不了交叉污染的问题。
传统的烫猪机是在猪放血后落入烫毛池中,进行反复推进、翻滚,然后由捞把捞进刮毛机,再进行刮毛工序的。该机可使猪屠体表面受热,保证浸烫时间,并把猪屠体运送到刮毛机捞把,减轻了劳动强度。
刮毛是毛猪经过烫毛之后的脱毛工序。该道工序是生猪屠宰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脱毛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后道工序的劳动强度及每小时的产量。脱毛机的类型也有很多种,主要有双螺旋刮毛机、螺旋式刮毛机、液压式刮毛机和拉式刮毛机等几种。
螺旋刮毛机和双螺旋刮毛机一样,都是采用连续作业式的。该机的下刮毛辊将生猪翻转的同时,完成对生猪轴向的传送,刮毛效率很高。该机使用范围广,且比液压刮毛机效率高,是大中型屠宰厂的首选。
液压刮毛机是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一种刮毛机,该机器对生猪的大小没有严格的要求,而且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种类的生猪。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掌握刮毛的时间,所以去毛率达95%以上。该机采用全液压传动,噪音相对比较小,结构牢固可靠。但是猪个体在液压刮毛机中的碰撞强度比较大,所以有一定的骨折淤血和脂肪淤积,从而会造成肉质的下降。
由于猪毛很难一次除干净,各种刮毛机的脱毛率又不是很高,所以要对刮毛之后的猪进行进一步的修整工作。这一过程可以人工完成,也可以采用火焰燎毛系统。该系统由多台设备组合而成。主要包括三台最重要的设备:预干燥机、燎毛炉和刮黑抛光机。
毛猪经过刮毛及修刮后,身上绝大部分毛都脱掉了。但是仍有一部分,特别是小而细的绒毛,没有刮净。猪胴体进入燎毛炉之后,光电感应开关发送信号,点燃长明火,进行燎毛操作。该机自动化程度较高,不用人为控制,省时省力。但是造价高昂,同时猪表面会泛黄,影响肉质及美观。
猪胴体经过火焰燎毛之后,身上被烧焦的部分就由刮黑抛光机进行处理,以使猪胴体恢复原貌。刮黑抛光机的原理同预干燥机是一样的,同样是由电机分别带动滚轴旋转,滚轴带动周身的尼龙带旋转,从而达到清洗刮黑的目的。但是该设备的洗刷方式包括左右和上下两种,从而使抛光效果更为显著。
预剥输送机安装在剥皮机之前,作为剥皮之前对手工开剥拾边的操作输送台。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链轮带动链条,把运动传到主动轴链轮上,从而带动滚轮链条向前运动。当猪在轨道上卸下后,操作人员开始在两旁进行预剥操作。该机操作方便,长度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做。
该机放于预剥输送机尾部的一侧。待猪体运动到预剥输送机尾部的时候,开始操作该机器。剥下的猪皮放于旁边的车里,而猪体被滑到剥皮机的另一侧,提升后进入下一道工序。该机全机均为机械传动,结构合理。适用范围广,对剥各种猪的猪皮均能适用,重量在500公斤以下的大、中、小猪均可剥皮。
白肉自动线是用来完成输送白肉,完成开胸、取内脏、劈半等整理工作的自动运行的输送线。采用可拆链传动,装卸维护方便,轨道采用角铁,增加了横向刚度。该系统通常与同步卫检系统一同使用,所以采用的是同步联合的驱动装置。系统运行时,可拆链上的括脚推动滑轮前进,从而达到运送白肉的目的。
往复式劈半锯由于锯条做往复运动,锯齿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因而效率低,功率消耗大,主要在小型屠宰场使用,一般作为桥式劈半锯的补充备用。
带式劈半锯要求屠宰线扁担沟有一定的上下伸入空间。操作时靠人工沿脊背正中线向下位移将猪胴体劈半。
全自动劈半机克服了桥式劈半机和带式劈半锯的缺陷,可根据生产需要设定不同的劈半程序,自动化程度高、骨肉损耗少、卫生条件好。
在白肉自动线中取出的红白内脏,放于内脏同步卫检系统中进行检验。由于猪屠体、红内脏和白内脏三者是同步的,所以一旦发现内脏有问题,可以很快找出对应的猪屠体。从而可以避免病猪肉流入市场。该系统是我国明文规定屠宰厂必须要具备的部分。主要有钩盘式同步卫检系统、吊盘式同步卫检系统和落地盘式同步卫检系统三种系统。
猪用冷却排酸轨道一般为双轨式手推轨道。轨道主要由角钢、龙门吊架、轨道梁及道岔等部分组成,材料一般为热镀锌钢材。也可以使用管轨式手推轨道或管轨式自动轨道。
生猪屠宰线辅助设备包括卸猪机、提升机、下降机、工作站台、胴体白条喷淋装置、洗滑轮扁担机等辅助设备和猪头打毛机、打爪机,洗肚机、打粘膜机(洗肠机)、小肠抹粪机、心肝肺分离机、洗钩机、洗盘机等内脏处理设备。内脏处理设备主要用于猪头蹄的脱毛,内脏的清洗及处理以及钩、盘的清洗消毒,一般放置在头蹄处理间和内脏加工间里面。还有刀具、刀具消毒器、洗手池和滑轮套件、扁担钩、道岔、扣脚链等这些必需设备,一般放置在车间各个角落及轨道上。
设备的加工能力、规格、型号和动力消耗必须与相应的产量相匹配。充分考虑到各工序加工设备的合理配置,保证各设备生产能力的相互平衡,即同一工艺流程中所选设备的加工能力大小应基本一致,保证整个工艺流程中各个工序间生产环节间的合理衔接,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设备选型时,在满足工艺技术要求的同时,从技术经济指标合理方面综合考虑,既要满足生产、工艺和肉品卫生的要求,又要具有较高的性能费用比,功能完善,运行维护费用低,能耗低,加工能力较高,使用寿命长等,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符合投资条件的前提下,应重视加工生产线的先进性,选择结构合理、制造精良、机械化合自动化程度高以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合卫生要求的加工设备。重视副产品和下脚料的综合开发,尽量选择节能、节水、节汽、节电等设备,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在工艺要求、生产要求、质量要求等能够满足的前提下,优先选购价格较便宜的国产设备。国产设备在设备维修和易耗品更换上都比进口设备方便、快捷、省钱、不耽误生产。
适应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同一生产线尽可能实现多工艺的屠宰加工,有能力进行生产调节,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设备选型应适应不同工艺和生产能力的要求,实现不同生产环节的设备配套、国内设备与进口设备配套、原有设备与新增设备配套。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影响生产秩序和产品质量。因此,尽量选择系列化、标准化的成熟设备,考虑其性能的稳定性,保证生产操作简便、清洗和维修方便、运行可靠、故障率低。此外,对关键工序还要考虑配备必要的备用设备,保证在设备检修期间也能进行正常生产。
1、屠宰设备的清洗。每次完毕,应用水将屠宰生产线整体冲洗干净,但是不能直接用喷水管清洗。
③在作业过程中,若是机器声响不正常有必要当即停机查看,待毛病扫除后方能持续作业
④屠宰机械持久运用橡胶毛棒磨损或开裂,应及时替换,以确保正常的脱毛作业效率。
⑤屠宰设备不能攀越、站立、登坐或依靠,也不能挂物品或进入,有时在设备运动时不得不在设备上面工作。这时必须非常小心,在设备运行不正常时不要用手抓,应先使用急停开关,进入正在安装设备的区域应戴安全帽,要攀登去维护设备时,要使用架子或升降平台并系安全带,一人操作一人监护。设备可能或没有适当的防护罩设备运行时千万不能在设备上工作,除非明确要求这样做,特别注意的是没有防护罩的转动部件。